上海万科实验幼儿园(Vanke Experimental Kindergarten)
2018-09-08 00:00:00
通过简单的材料组合,传达人文、质朴、现代的建筑氛围,清晰的诠释不同区域和功能的立面关系:混凝土涂料的水墨感,玻璃砖的朦胧感,钛锌板随时间氧化的自然金属感,水洗石自然触感。加上活动室内的彩色毛毡,木地板,木饰面板,活动场地的图案设计,不同空间场景中的不同的材料组合和颜色搭配,呈现出灵动的气息并激发孩子们创造力
幼儿园是孩子们在成长过程中第一个接触的公共空间。空间的尺度、使用的灵活度以及室内的场景和氛围,对于幼儿的感受和认知都有很大影响,对于建筑师也是一个挑战。设计要能激发孩子们探索和学习的兴趣,同时要给他们足够的安全感,要有家的感觉。在调研期间,设计团队也发现,非正式空间-如活动室前的走廊-往往是孩子们生活、交往、嬉戏的重要场所。
功能、空间与环境的关系,是本案在设计初始所面临的主要矛盾和核心议题。张江万科实验幼儿园位于一个狭长的三角形地块。基地南侧为中环路高架与河道绿化,北侧为高层住宅区,东侧为一座跨河道的车行桥,西侧则为一栋需要容纳在场地内的区域环网站。要做出一个回应场地限制条件并符合教育局规范标准的15个班全日制幼儿园,这块特殊的基地便显得极具挑战性。建筑师需要在满足规划指标、使用面积、规范性、安全性等硬性要求的前提下,在一个相对局促的场地里,创造出符合老师教学管理、诱发儿童探索心理、和满足家长预期的幼儿园。
在设计的初始阶段,团队内部做了多类型的尝试,包括集中式、组团式、庭院式。“究竟什么样的方案,才是真正适合这个场地的?” 于是设计出发点又回到如何应对狭窄场地以及现场周边环境。最终呈现的方案,将不同的功能空间装载于四组串连的建筑体量之中,并在连接之处留出景观平台。结合了弧形屋面的建筑形态宛如孩子们都喜欢的托马斯小火车,一节一节的驶入场地之中,并带着孩子们的想象,驶向未来。
三角形的场地西窄东宽,东侧用地相对宽敞,而且位于十字路口,环境较吵闹,将活动用地布置在这里,作为嘈杂环境与幼儿园空间的过渡。建筑体量顺应场地线性排开,采用中廊式的常见紧凑格局,房间分布南北两侧,中间为三个由西向东逐渐扩大的三角形中庭空间。活动室、卧室与办公室,分布于日照与景观条件较好的南侧;其他配套的功能空间,包括门厅、专用活动室、楼梯间、卫生间等,则布置在靠近主干道的北侧。南北两排体量被分为四段,在城市界面和景观界面都做了不同的转折处理。
北侧的城市界面较为齐整但不失活跃,幼儿园的围墙没有完全贴合红线,而是向内设置了多处转折,在步行道旁留出了驻足的空间,在入口处后退,留出了家长等候的场地。同时将部分绿地让出给城市界面共享,以减少对街道的压迫。围墙不仅仅是出于安全要求的设计,更是建筑与街道之间的缓冲,在低视角处增加了步行空间的乐趣,形成积极的连续界面。
而在高视角的建筑界面,将日常中容易被忽视却频繁使用的楼梯间,作为独立的语汇提取出来,在北侧界面穿插进不同颜色和尺度的体量,也让南侧活动室之间的空间更紧凑。尽端以一个多功能厅的弧形轮廓收尾,自然缓和的过渡到室外的活动场地。北侧界面在高低有序、材料统一的前提下,调节街道面的节奏感,避免狭窄的场地中连续体量带来的紧张感。在高层住宅林立的背景前,留给行人和幼儿一个亲和的街道面,将幼儿园内部的温馨环境和适宜尺度,也延续至立面和街道。
在南北侧的体量中间,自然形成了3个三角形中庭,它们顺着地形自西向东逐渐放大,从办公区的小三角,到中间活动室区域的两个中三角,它们和室外大三角形半围合空间串联起来,形成整个建筑空间的“骨架”。中庭的设计,回应了儿童们需要的聚集空间,在顶层对应三角中庭的位置开了天窗,阳光透过天窗,穿过色彩明亮的二三楼洞口照射到一层。宽窄变化的走廊里,由近及远的明暗光线,窗外隐约显现的景色,以及穿透玻璃砖的柔和日光,产生出独特的空间氛围。除了中庭空间,在多功能厅和位于顶层的大跨度弧形屋顶活动室内,也开了巨大的圆形天窗,光线洒在地面和墙壁上。
为营造室内欢乐活泼的气氛,在建筑中可以找到多种尺寸和不同开启方式的窗,通向庭院和活动场地的落地窗,与玻璃砖墙组合的推拉窗、上悬窗、固定大方窗,活动室木门上的圆窗等,门窗尺寸模数均参照成人与幼儿的人体尺度,将不同的门窗和实墙、玻璃砖墙进行多种组合,给孩子和大人们从不同角度观察环境的机会。
建筑设计:刘宇扬建筑事务所
Atelier Liu Yuyang Architects
项目地址:中国上海市,浦东区,环科路850号
设计团队:吴亚萍、陈晗、杨柯、文天启、朱思宇
建筑面积:6500.0 平方米
项目年份:2017年
Abouts JUEYI
from one and for one
E 31816191@qq.com
P +86 181 0652 0988
A 北京市丰台区人民村63号
63 Renmin village, Fengtai District, Beijing
info@jue1.net
© 2020 JUEYI All rights reserved.
2024 06-26
jue1周边 ‖ 发现生活有趣切面
觉一专注用自我风格视角展开,观察和体验生活方式。那些 好玩有趣的周边系列,让你沉浸式探索关于城市、自由、灵魂 和感受之间的实验过程。
2024 05-31
jue1展讯 ‖ 觉一 2024中国混凝土展·南京站
JUE1带着全新的产品及理念将清水混凝土材料赋予另一种可能性
2020 10-23
jue1 让生活与艺术相遇 | JUYI 2020 WINTER COLLECTION
将功能性的设计带入每个人的家中!
2020 09-16
214E小屋,面向林间的观景台 / P+0 Architecture + David
连接到地面的外部空间,如车库和卧室的平台,采用当地石材以粗犷方式制成。卧室上方和屋顶的日光浴室采用抛光混凝土饰面。这种冷峻而纯粹的材料使室内外显得干净整洁,在强调此处自然美景的同时将其转化为空间主题
2020 09-15
沿坡而建,远眺大海:Ranzo 住宅 / Wespi de Meuron Romeo architects
此项目在融合了当地传统建筑文化的基础上做出了新的诠释。
2020 04-09
Archi-Fiore综合体,功能叠加的‘垂直小镇’ / IROJE KHM Architects
在这片杂乱无章的周边城市环境之中,最有影响力的存在应该是巨型的圆形体育馆
2020 03-09
BOCA 消防站 / Taller DIEZ 05
城市海洋中漂浮的一座巨轮
2020 01-09
哥本哈根码头区地铁站:东方站+诺德海文 / Cobe + Arup
在诺德海文,交通是可持续的。在城市中步行、骑行或是乘坐公共交通,都会比驾驶私家车更容易。两座地铁站释放了这片新区的潜力,使各个街区之间更多高效而可持续的交通成为可能。此外,也与哥本哈根的其他区域形成了连接,为城市港区的故事写下新的一章。——Dan Stubbergaard ,Cobe 事务所创始人
2020 08-31
空园,佛山 / 陶磊建筑事务所 + 吴笛笛
这里除了水和空气空无一物
2020 08-28
阿根廷Castaños房屋
未加工的混凝土作为住宅的主要材料,具有坚固而又极少的美感
2020 08-27
GusWüstemann的混凝土 公寓大楼提供 苏黎世经济适用房
瑞士建筑公司GusWüstemann设计了一个几乎全部用混凝土制成的棱角公寓
2020 08-25
巴西乌巴图巴之家
房屋建在一块占地50%的斜坡上,其外部平台由实心混凝土杆支撑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