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拉图雷特修道院
2019-01-19 00:00:00
“如果朗香教堂是柯布手中的建筑艺术品,那么拉图雷特修道院就是柯布在教授凡人如何来设计这一类艺术品。”
建筑简介:
拉图雷特修道院是勒·柯布西耶的后期代表作之一,在他职业生涯的成熟时期建造,是欧陆现代修道院的代表。事实上,在拉图雷特修道院之前,柯布西耶也曾经设计过一座别致的宗教建筑:位于法国东陲小镇的朗香教堂,它被称作是宗教建筑背离古典风格的第一次革命。那座蘑菇形的建筑在造型上同样完全辨认不出它是座天主教堂——完全瓦解了西方教堂建筑的形式,但又用大胆的现代手法,诠释古老宗教建筑,保留其精神。
不同于传统修院,拉图雷特修道院同样在外观上无法让人产生宗教联想——塔尖、悬挑的飞梁、绚烂的浮雕、豪华的装饰等等,取而代之的是建筑那粗糙而硬朗的混凝土表皮,其有序的结构设计、混凝土的装饰线条,清晰地勾勒出建筑的构造方式。而光影是这座建筑的真正精髓,在光透过精心设计的天窗照射进来的时候,人们惊觉,柯布西耶在他现代主义的外壳下,赋予了古典宗教神圣、肃穆的精神。
修道院坐落在山丘的陡峻斜坡上,在人迹罕至的自然中,静静地面对着山林和草场。四个沉重的建筑体块围合出一块矩形区域,构成一座中央“回廊”的框架。严谨的平面秉承了古代中世纪修道院一贯的简洁作风,却又通过架空支柱、楼梯、坡道和“管道”的复杂穿插,与原始的静止秩序形成对比,从而使绝对的肃穆气氛略微放松。立面保持混凝土的本色,局部的填充部分涂以白色石灰乳。教堂部分的墙体由混凝土浇筑而成。修道院建筑群包括:教堂、回廊、教士集会厅、教室、图书室、一百间修士小室、餐厅以及厨房等。最上方两层为修士小室,下方为“公共服务”,包括餐厅、教室、图书室等。
拉图雷特修道院如同一个自我承载的容器,为静修的教徒提供了一个交流场所,同时也为拥有独特生活方式的他们提供了居住空间。
如果说朗香教堂是一种声音,它似乎有些势单力薄。那么拉图雷特修道院的落成则确定无疑地标志着宗教建筑的一个新的阶段,因此,这也成为柯布最具意义的创作之一。在此之前,柯布很少有机会充分展现他对光与空间的卓越驾驭——不可言喻的空间;于此回应的不仅仅是物质的需求,还有精神的需求,这是对隐修传统的尊重。拉图雷特修道院构成一处真正的精神的居所,一个活的有机体,迥然相异的各个部分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从1907年意大利艾玛·查尔特勒修道院的启示到尺度相当的居住单位,柯布的创作构成一个连贯的整体,而拉图雷特修道院的出现则是对这一过程的一种对抗与综合。柯布在他创作的全盛时期为圣多米尼克修会的修士们奉上了一件饱满的作品,其所体现的和谐、严密与大胆总能令我们感到震惊。
也许有人试图将这座修道院纳入一个狭隘的公式,(朗香教堂刚刚落成时,不也有人把它同巴洛克扯上关系吗?!)然而这样的作品实在难以归类……即使有人拒绝承认作品中所体现的那股创造的力量,那也绝非居住在这座现时代的修道院之中的修士们最终的判断,他们发现这个作品神圣的物质通过一种自发自觉的方式自我证明着。”——让·佩蒂《勒·柯布西耶的一座修道院》巴黎活力出版社
建筑师柯布西耶的目的在于“给予教徒现代人最需要的——安静与平和…建筑本身并没有过分体现这些,需要居住者自己去体验。”
承重的桩基
承重柱,支撑起了内墙的同时也为条形窗立面提供了可能。
修道室的构成自上而下,布局合理的楼层抵着山谷的凹面。底层架空柱支撑着建筑的主体。
光与空间
高提耶神父曾说现代的教堂只需要一个有光线在里面游移的空盒子即可。四壁空空,但美妙的光线却为这样的空间提供了神秘却动人心魄的感动。
沿着倾斜的通道向前,打开一扇厚重的铜板门,就像是进了传说中的世外桃源。
这里是修道院的核心部分:教堂。冷不丁的,头上一束强烈的光照射下来,让人仿佛与尘世瞬间隔离。约230平米的窄长空间,简朴的混凝土墙体,如同漂浮在空中的简洁的顶板,从它们之间挤进来的阳光,逐步地把顶板照亮,投射入下方沉默的石头祭坛。朴素的混凝土走廊,连同两旁有节奏感的玻璃墙面,引导向一个可旋转的金属墙面----通过旋转能让昏暗但有色彩的光线进入教堂内部。
教堂的内部极为朴素,毫无虚饰。拆模后浇筑混凝土直接外露。这里几乎看不到直射的光源,每一处采光都经过精心设计。教堂的简朴是动人的,这种简朴于宁静中将人引入深思。教堂内部水泥现浇的地面采用了以模度为依据的“理想铺地”;祭台下方的地面以粗糙的板岩铺砌。
整个教堂都没有彩色玻璃,也没有什么圆花窗,只有水平方向的通风口,上面涂满了各种鲜艳的色彩,与幽暗的墙壁形成极大的反差,有人说它甚至已经超越了万神殿的空间感和圣彼得大教堂的庄严感,让进入这里的人不断询问“我是谁?”,从而不自觉地去探求内心最真实的一面。这是真实对伪善的胜利,是灵魂对物质的胜利,而修道院,就是这一切的记录者。
教堂的室内是一个混凝土构成的方形空间,通过精心布置的自然和强色彩的采光,被赋予了宗教的精神意义。“采光炮”,被设计成了五种不同类型的开孔,在外部看起来如同雕塑。色彩,通过这些开口,让温暖的光线流入教堂内部。
而在这里我们看到了柯布关于光与空间的处理——侧礼拜堂和圣器室采光的独特设计。侧礼拜室以曲线平面为基础,外墙是婉转曲折的,“光炮”将它们截短的炮筒瞄向天空,徒劳地,扭曲地指向太阳。阳光通过头顶的“光炮”倾泻下来,使得呆在侧礼拜室的人仿佛能够与上帝进行交流,感受神秘的力量,这种处理的方式强化了对话的形式。圣器室的采光同样是运用屋顶的类似于机关枪的东西。
建筑设计:勒·柯布西耶(Le Corbusier)
又名:Sainte Marie de La Tourette
项目地点:法国,里昂附近,埃沃(Éveux, Rhône-Alpes)
设计时间:1953-1956
建造时间:1956-1960
2016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遗产
转 自:树状模式
Abouts JUEYI
from one and for one
E 31816191@qq.com
P +86 181 0652 0988
A 北京市丰台区人民村63号
63 Renmin village, Fengtai District, Beijing
info@jue1.net
© 2020 JUEYI All rights reserved.
2024 06-26
jue1周边 ‖ 发现生活有趣切面
觉一专注用自我风格视角展开,观察和体验生活方式。那些 好玩有趣的周边系列,让你沉浸式探索关于城市、自由、灵魂 和感受之间的实验过程。
2024 05-31
jue1展讯 ‖ 觉一 2024中国混凝土展·南京站
JUE1带着全新的产品及理念将清水混凝土材料赋予另一种可能性
2020 10-23
jue1 让生活与艺术相遇 | JUYI 2020 WINTER COLLECTION
将功能性的设计带入每个人的家中!
2020 09-16
214E小屋,面向林间的观景台 / P+0 Architecture + David
连接到地面的外部空间,如车库和卧室的平台,采用当地石材以粗犷方式制成。卧室上方和屋顶的日光浴室采用抛光混凝土饰面。这种冷峻而纯粹的材料使室内外显得干净整洁,在强调此处自然美景的同时将其转化为空间主题
2020 09-15
沿坡而建,远眺大海:Ranzo 住宅 / Wespi de Meuron Romeo architects
此项目在融合了当地传统建筑文化的基础上做出了新的诠释。
2020 04-09
Archi-Fiore综合体,功能叠加的‘垂直小镇’ / IROJE KHM Architects
在这片杂乱无章的周边城市环境之中,最有影响力的存在应该是巨型的圆形体育馆
2020 03-09
BOCA 消防站 / Taller DIEZ 05
城市海洋中漂浮的一座巨轮
2020 01-09
哥本哈根码头区地铁站:东方站+诺德海文 / Cobe + Arup
在诺德海文,交通是可持续的。在城市中步行、骑行或是乘坐公共交通,都会比驾驶私家车更容易。两座地铁站释放了这片新区的潜力,使各个街区之间更多高效而可持续的交通成为可能。此外,也与哥本哈根的其他区域形成了连接,为城市港区的故事写下新的一章。——Dan Stubbergaard ,Cobe 事务所创始人
2020 08-31
空园,佛山 / 陶磊建筑事务所 + 吴笛笛
这里除了水和空气空无一物
2020 08-28
阿根廷Castaños房屋
未加工的混凝土作为住宅的主要材料,具有坚固而又极少的美感
2020 08-27
GusWüstemann的混凝土 公寓大楼提供 苏黎世经济适用房
瑞士建筑公司GusWüstemann设计了一个几乎全部用混凝土制成的棱角公寓
2020 08-25
巴西乌巴图巴之家
房屋建在一块占地50%的斜坡上,其外部平台由实心混凝土杆支撑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