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Bridge办公楼,河内

2019-08-28 00:00:00

高密度城市环境中的开放式办公空间


The Bridge办公楼是对社会经济背景下的越南城市空间和景观的一种设计回应。该办公楼位于河内老城区的中心区域,坐落在一个仓库和数座物流服务大楼的中间,十分隐蔽,将为投资公司OpenAsia Group旗下的一系列奢侈品牌团队提供办公空间。


入口立面的金属丝网外表皮和后立面上可供植物攀爬的铁丝网作为被动的遮阳构件,不仅可以保护室内办公空间免受强烈阳光的侵袭,还提供了一种私密性保护。在建筑的后侧,竖向的开放式空间使得办公楼能够有足够的余地来进行采光和通风,同时也将办公空间与周边的杂乱环境分隔开来。


▼办公楼外观局部,坐落于高城市密度的老城区内



▼办公楼外观局部,入口立面采用金属丝网外表皮,并在丝网的某些间隙中嵌入小金属片



▼入口立面金属丝网表皮细节



▼办公楼后立面外观,通透的立面外设有可供植物攀爬的铁丝网



▼办公楼后立面外观



G8A的设计团队提出,可以在建筑结构和视觉空隙的层面上,将办公楼与周围的高密度环境区分开来,大楼的主入口处并不设置传统意义上的门体,这使得办公楼的入口前厅看上去就像是人行道的延伸,而建筑南北立面的通透性也创造出开放式平台。考虑到未来几年中,办公楼周围还会有越来越多的高楼拔地而起,建筑师设计了一种可移动的建筑表皮以适应环境。


▼办公楼主入口,入口不设置传统意义上的门体,看上去就像是人行道的延伸




各层的平台都向周围开放,在拥挤的环境中创造出罕见的开放式空间,这种空间设置不仅与周围的高密度建筑环境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也赋予了Bridge办公楼一种独特的个性。宽敞的办公区域内很少设置屏障,既确保了空间的通透性,同时也鼓励了员工之间的协同合作,更为重要的是,它为空间提供了一种灵活性,使其可以最大限度地适应未来的需求。


▼办公楼一层后侧的室外平台



▼办公楼中的室外平台,向周围开放,在拥挤的环境中创造出罕见的开放式空间



办公楼由一系列平台组成,两个混凝土核心筒在垂直方向上将这些平台整合在了一起。这两个核心筒有着不同的功能:一个容纳着交通空间和主要的服务设施,另一个则用于储存所有的文件,因此,人们给它起了一个名字——“记忆之墙”。两个核心筒之间是一个无柱的开放式空间,两侧设有宽敞的大窗户,为在各个楼层工作的人们提供了一览无余的城市景观。


一进入办公楼,人们便会被各种材料包围,这也充分体现了OpenAsia集团“将原材料转化为优质产品”的品牌理念。浅色调的混凝土粗糙纹理与精致的抛光青铜空间细节,完美地体现了本项目的设计理念——将粗糙的材料变为精致且富有光泽的建筑构件。当使用者从交通空间走到开放式全景工作空间的时候,便会充分地体会到这种由材料所营造出的空间氛围的变化。


▼无柱的开放式办公空间,位于两个混凝土核心筒之间,使用浅色调的粗糙混凝土



▼室内办公区域,透过窗户可以看到金属丝网外表皮



▼黑色的混凝土核心筒,可作为交通空间





▼黑色的混凝土核心筒,容纳着主要的服务设施



在本项目中,G8A的设计团队采用了一种“可持续废墟”的设计理念,将这个原先存在于Hoa Lac高科技开发园区中的概念应用在了这个高城市密度的河内老城区中。这种设计理念创造出一种高适应性的结构系统,强调了办公楼强大的基础设施属性。在本项目中,设计团队优先考虑了建筑的气候环境、空间关系、外在的结构逻辑和强烈的身份特性,创造出一个可以适应未来功能需求的办公楼。


▼办公楼后立面夜景



▼办公楼入口立面夜景



▼入口立面夜景局部,灯光从玻璃和金属丝网表皮透出来



项目地址: Hanoi, Vietnam
项目面积: 400 m2
项目年份: 2016 – 2019
照片版权: Studio Periphery (Khoo Guo Jie) 

                G8A (Le Hai Anh, Duy Thanh Nguyen)


转      自:谷德设计网




Abouts JUEYI

from one and for one


E 31816191@qq.com


P +86 181 0652 0988


A 北京市丰台区人民村63号

63 Renmin village, Fengtai District, Beijing


info@jue1.net

© 2020 JUEYI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内容

更多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